

減壓閥是一種自動降低管路工作壓力的專門裝置,它可將閥前管路較高的水壓減少至閥后管路所需的水平。減壓閥廣泛用于高層建筑、城市給水管網水壓過高的區域、礦井及其他場合,以保證給水系統中各用水點獲得適當的服務水壓和流量。鑒于水的漏失率和浪費程度幾乎同給水系統的水壓大小成正比,因此減壓閥具有改善系統運行工況和潛在節水作用,據統計其節水效果約為30%。
減壓閥的構造類型很多,以往常見的有薄膜式、內彈簧活塞式等。減壓閥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靠閥內流道對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壓,水壓降的范圍由連接閥瓣的薄膜或活塞兩側的進出口水壓差自動調節。近年來又出現一些新型減壓閥,如定比式減壓閥,其構造原理如圖14.2-2所示。定比減壓原理是利用閥體中浮動活塞的水壓比控制,進出口端減壓比與進出口側活塞面積比成反比。這種減壓閥工作平穩無振動;閥體內無彈簧,故無彈簧銹蝕、金屬疲勞失效之慮;密封性能良好不滲漏,因而既減動壓(水流動時)又減靜壓(流量為0時);特別是在減壓的同時不影響水流量。
減壓閥通常有DN50~DN100等多種規格,閥前、后的工作壓力分別為<1MPa和0.1~0.5MPa,調壓范圍誤差為±5%~10%。應該看到,水流通過減壓閥雖有很大的水頭損失,但由于減少了水的浪費并使系統流量分布合理、改善了系統布局與工況,因此總體上講仍是節能的。
減壓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膜片、彈簧和活塞等敏感元件,改變閥芯與閥座的間隙來達到自動減壓的目的。在閥體的下部裝有主閥彈簧以支承主閥閥芯,使之與閥座處于密封狀態。其下部端蓋上的螺塞,是用來排放閥中的積液。在閥體上部的氣缸中有氣缸盤、氣缸套、活塞和活塞環。氣缸盤中間的導向孔與主閥閥桿配合,活塞頂在主閥閥桿上,當活塞受到介質壓力以后,通過主閥閥桿推動生間閥芯下移,使主閥開啟。閥蓋內裝有副閥的彈簧、閥芯和閥座,在閥芯上覆有不銹鋼膜片。帽蓋內裝有調節彈簧、調節螺桿及鎖緊螺母。
根據使用要求選定減壓閥的類型和調壓精度,再根據所需最大輸出流量選擇其通徑。決定閥的氣源壓力時,應使其大于最高輸出壓力0.1MPa。減壓閥一般安裝在分水濾氣器之后,油霧器或定值器之前,并注意不要將其進、出口接反;閥不用時應把旋鈕放松,以免膜片經常受壓變形而影響其性能。
杠桿式減壓閥、200P型減壓閥、200X減壓閥、隔膜式可調減壓穩壓閥、活塞式可調減壓穩壓閥、減壓穩壓閥、Yk43X/F/Y型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比例式減壓閥、彈簧活塞式減壓閥、蒸氣減壓閥、支管減壓閥、波紋管減壓閥、減壓穩壓閥,水用減壓閥等。
【減壓閥選型介紹】【價格】【參數】【供應信息】請來電詳詢